【纪念老年大学办学30周年征文】
中国画研习班 卢敏

(卢敏绘画作品《菊寿延年》)
退休是人生旅途中必经的一个里程碑,是一个落差很大的转型。庆幸的是西电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使我们在组织上、生活上融入了一个崭新的集体,尤其是在离退休工作处组织领导下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老年大学,她不仅给我充足的精神食粮,她还是个深交挚友的地方,让我们很快的适应了这变化,更给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平台和温馨的学习环境。

(2001年12月花鸟画班毕业留念)
我1998年退休,返聘两年后,为圆自己的绘画梦,拒绝了继续返聘,于2000年报名参加了老年大学中国画班,从此,拿起了画笔,并一直坚持至今。先后参加了低、中、高级三期花鸟画班,两期山书画班,一期书法班,2006年开始进入“中国画研习班”,这个班在老年大学的组织领导下,已连续开办了11年,现仍在继续中。该班吸引了不少外单位的绘画爱好者和中老年画家参加。2012年在西安亮宝楼举办了师生书画展,得到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专家们的好评。这些年来,学员们的画作被陕西省各类画展采用,并有多人次获奖。一个业余绘画班,能办这样长的时间,取得很好地成绩,实属少见,这与老师因材施教高水平的教学,以及学员的勤奋努力和老年大学的支持和保障是分不开的。

(2004年11月,山水画班课堂)
我是“中国画研习班”最早的学员之一,在这11年中,绘画上得到长足进步,画作参加过各类画展,得到多次奖励,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绘画过程中,那份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自信,那份宁静豁达的心境,那份对美的求索,以及书画班那份温暖友情,使自己真正感受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充实和愉悦。

(2007年11月,山水画班课堂)
退休生活使我体会到,培养和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精神生活,对心身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就拿老人学绘画来说吧,老有老的不足,但老也有老的优势。不足的是,我们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美术专业教育和训练,缺乏绘画技术上的支撑,缺少青年人的精力和闯劲。我们的优势,一是,有丰富的阅历和学养,有深刻地人生感悟,如:时代的变迁、童年的回忆、故乡的情怀、身边经历的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这些给我们提供了鲜活的绘画素材,提升了画作的内涵;二是,没有名利上的追求,画画中不追风,不流俗,以平静、从容的心态,用心用情画自己所想,这更能按意愿画出自己的风格;三是,有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可以在绘画新的知识领域中进行探索和实践,享受那份提高自己、开阔眼界的充实感和收获感。

(2010年4月,电子城街道办事处为学校举办了专场书画巡展,图为研习班学员组织观展)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退休后还有很长的一段美好的夕阳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长,选择不同的人生版本,做自己喜欢的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发挥余热,为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增彩。真可谓:
夕阳风光无限好,
何惧人生近黄昏。
丹青留得春长在,
大好河山入画来。

(2013年10月,卢敏(左一)在学校举办“赏艺术珍品论翰墨人生”书画艺术品鉴会上与学生进行交流)
希望更多的老年朋友放下繁琐,拿起画笔,参加到绘画的行列当中,让我校离退休队伍中涌现出更多绘画方面的生力军。

(2016年6月,卢敏(左一)在学校举办的纪念建党95周年书画展上与原校党委书记陈治亚亲切交谈)

(本文作者参加教育部举办的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书画展获得一等奖证书)

(卢敏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作品)